Search

《雙子任務》:6分
推薦人群:李安影迷,影視從業者,電影技術發燒友,覺得權力遊戲大結局好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雙子任務》:6分
推薦人群:李安影迷,影視從業者,電影技術發燒友,覺得權力遊戲大結局好看的觀眾

李安這部新片在北美口碑遭到斷崖式的下跌,如今在IMDB評分低到5.6分,這或許是李安導演生涯的最差了。造成這樣的惡評,我想主要原因是在于電影的文本,坦白說以故事劇情來看,電影顯然是不及格的。

我完全能理解為何觀衆們都不太買賬,因為李安一直以來最讓人最津津樂道的,是他對文本的掌控,而這次的故事真的過于平庸,邏輯性也完全不通,看到編劇是權遊的編劇,大概也明白這是為什麽了。

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,我並不認為《雙子任務》是一部爛片,只能說李安到了這個階段,已經把重心完全放在了技術革新上面了。

衆所周知,這部電影跟他上一部《半場無戰事》一樣,仍然是采用了120幀的高清鏡頭。電影本身在技術上也是對上一部進行了一次升級,大量的動作戲和CG特效,完全做到身臨其境的感覺。

卡神在電腦用《阿凡達》開創了3D時代,後來一堆3D效果參差不齊的電影接踵而至,但真正用3D攝影機拍攝的沒有幾部,絕大多數都是後期轉制成3D。而李安這部卻是實打實的3D電影。

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一般電影的3D效果主要放在特效上,像是飛來的隕石,下雨時的雨滴等等,而《雙子任務》你能明顯感受到場景所呈現的真實空間感,以及人物與人物之間的距離感。這些都不需要特效,但仍然能呈現出真實的感覺。

電影還有一個技術上的革新,那就是用CG制造了一個史密斯,這與以往電影的換臉技術完全不同,少年版的史密斯每一寸肌膚都是特效做成,為什麽要這麽麻煩,因為電影是120幀,臉部任何一塊瑕疵都可能會讓觀衆所察覺。所以他要盡可能捕捉所有史密斯的動作,要呈現一個真正的人,而不是一個仿真CG人物。

除了技術上的革新,李安也在電影裡奉獻了兩場極為精彩的動作戲,兩場都是中年史密斯與少年史密斯的對決,特別值得提的是第一場,一開始並沒有向觀衆揭露追殺者是少年史密斯,而是利用鏡子不斷地鋪墊,鏡子從兩人槍戰都街頭追逐,一直貫穿到底,非常漂亮地配合了兩人是鏡像的兩面的主題。

不知道李安在拍之前是否玩過大量3A遊戲,電影的幾場打戲都極具遊戲感,射擊的快感,開著摩托車酷炫地打鬥,以及最後高潮戲裡與軍隊的對決,這些都是在3A遊戲中才能感受到的刺激,然而在120幀的4K觀影中,李安運用了這種視聽讓觀衆體驗了一次。

說了那麽多,並不是想證明《雙子任務》是一部多出色的作品,上面說的這些電影的優點依然掩蓋不了文本的缺陷。但我仍然打從心底敬畏李安,120幀電影是否是未來電影工業的大勢所趨,沒有人能知道。李安卻在這樣的道路上不斷地探索,他努力在做一個開拓者,但這條路仍然只有他一個在孤獨地行走。

#雙子任務
#雙子煞星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公主死去了,屠龍的少年還在燃燒。
View all posts